龙泉中学的前身是清代荆门直隶州知州舒成龙于乾隆十九年(1754年)捐资创建的龙泉书院,当年的历史遗迹洗心堂及建于1905年的文明楼尚存。这里,文化底蕴厚重,办学历史悠久。
辛亥革命后,学堂改为学校。至新中国成立时,校名数次更易,校址三度迁徙(恩施来凤,城北仙居,沙市),在内忧外患中曾两度停办(1926-1929)、(1941-1943),可谓历尽沧桑,但文脉相承,薪火相传,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,先后毕业五千多名学生,其中,许多成了栋梁之材,如杰出的中共地下工作者陈雨苍,我军高级将领陈士榘、邓家泰、杨震东、徐声振等。
百年龙泉,在时代的风雨中兼程,在历史的嬗变中新生。
新中国成立后,龙泉中学经历了建国初期对旧中国教育的改革(1949-1956)、社会主义教育在探索中曲折发展(1957-1965)、文化大革命(1966-1976)几个历史发展阶段,有过辉煌的业绩,也有过坎坷的经历。
1978年12月,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。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,批判了两个“凡是”的观点,进一步肃清了文革流毒,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。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,提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英明国策,给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,给创伤累累的教育带来了明媚的春天。
数据统计
数据评估
关于荆门龙泉中学特别声明
本站小丑导航网提供的荆门龙泉中学都来源于网络,不保证外部链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,同时,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,不由小丑导航网实际控制,在2023年8月17日 上午12:01收录时,该网页上的内容,都属于合规合法,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,可以直接联系网站管理员进行删除,小丑导航网不承担任何责任。